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学生用两个字演完春晚小品,秒懂的人有福了

粥粥z 暴走漫画 2023-12-14


还有一个月2023就结束了。
一年结束,意味着新的一年到来,一想到新年……倒也是开心不起来呢。
想起前两天看到同学遛狗时发的朋友圈。
说脑补了一下除夕那天他们两口子都在上班,年夜饭的重担落在了他家柯基身上,就觉得这年过得别提有多精彩了。
我觉得他还是局限了。
光想着年夜饭,怎么不想想春晚。
打工人在回家的地铁上、公交上、出租车上看着屏幕里的小品演员们一起包饺砸……
年味浓过头了……

@快乐治愈小分队

我一直觉得对国人来说,春晚的意义是不一样的。
它区别于其他所有大型晚会。
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,是全国人民亲身参与的一场聚会,代表着团圆。
而我们从小到大,对这样一台家喻户晓的大型聚会的感情也是写在DNA里的。
比如最近,网友@熬一耶ye 自制小品致敬春晚。
虽然全程所有台词都只有【饺子】二字,但凭着演员们的肢体动作和台词情感,还是让170w网友大呼“高级”。
因为我们居然全看懂了,甚至连剧情都盘出来了。
春晚押题黄冈密卷。
二进制小品🈶!
公式已经给出来了,往里填内容就行。
大致按照以下这个套路走,就完全没问题:
押韵出场→产生误会→穿插网梗→激烈争吵→煽情音乐→矛盾化解→意义升华→“正能量”结尾→大家一起包~饺~子~
网友按照框架给大家翻译了一下这个作品,这味,对完了!
终于明白人为什么能听懂宝可梦说话了。
这不就是现成的妙蛙饺子吗。
这么一看AI还是不行,只有人类才能这么抽象又这么具体。
你这都演完了春晚还让我看啥啊?!
别着急,能看的还有很多。
早在一个月前,2024年法定节假日安排公布的时候,网友们已经进行了一轮春晚节目大预测。
有网络梗强行植入的:

@快乐治愈小分队(下同)

有经典情节老活新整的。
有欢天喜地大团圆的。
甚至还有网友来了个押题合集。
是每一个都很容易考到的样子。
也不能怪网友们太有前瞻性。
毕竟现在的春晚节目惯例就是过去的一年流行什么,大年三十这天就演什么。
主打一个概括和总结回顾。
曾经的春晚节目,却是大年三十这天演什么,往后的一年甚至若干年就流行什么。
主打一个引领和经久不衰。
有一种说法是在8090后的世界里,潮流文化的启蒙就来源于春晚。
赵丽蓉老师的白衬衣配黑马甲,要多优雅有多优雅。

1995《如此包装》

宋丹丹老师的墨镜配大黄貂,让我至今对“做人难,做女人难,做一个名老女人,难”印象深刻。

2006《说事儿》

最重要的是,春晚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止存在于这样的表层。
那些随口就来的爆梗,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,即使经过了10年20年,也依旧无法替代。
大家甚至还会把它们玩出新的花样。
比如社会新闻评论区的【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】、网购平台测评区的【还要啥自行车啊】
还有大家互相调侃的【鞋拔子脸,猪腰子脸】【没病起来走两步】【聪明的大脑又占领高地了】等等。
前段时间听到办公室00后的小伙伴们在聊春晚梗。
开玩笑说以此方式检验彼此的安全性。
比如宫廷玉液酒-小锤等于多少,答不出来就是行走的50万。
他们虽在开玩笑,但提到的那些梗却让我也狠狠回忆了一波。
麻辣鸡丝老师是谁?
她71,他75,谁是谁老公,谁是谁老母?
探戈儿揍是趟呀趟着走,下一句怎么接?
“队长~队长!别开枪,是我!”,来自哪个小品?
“你这脸pè相相当于整容”上一句是什么?
多深刻的文化印记啊。
演变到今天的满屏饺子……我只能祝福春晚越办越好吧。
毕竟“二进制饺子”也未尝不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印记。
有一种艺术成分很高的、教育的、春节的、抽象的、饺子的、小品的美。

来源:赵本山访谈《我与春晚十九年》

更多阅读

服务员大跳网红舞,打败夜店的竟是火锅店
某扑评分区的网友一开口,我就知道有人要被玩坏了
她在他裤兜里摸到了什么硬东西…现在的土味视频这么歹毒吗

为了防止你找不到我

请给我一颗小星星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